网站首页 组织机构 政务公开 信息公开 政策法规 科技计划 公共服务 党务公开 公众参与 镇江论坛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计划总结
2011年镇江市产学研工作意见
来源: 发表日期:2011-03-22 15:39:00 【字体: 】浏览次数:

为加快国内外一流科技创新资源向我市聚集,提升区域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市企业吸纳科技创新要素的能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现提出2011年全市产学研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做大、做强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航空制造、海洋工程和生物医药等“5+X”新兴产业的部署,以深化我市企业与国内外一流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为主线,以加快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为重点,以转移、转化重大科技成果和引进领军人才及团队为抓手,上下联动,加强集成,精准化地做好产学研工作,为镇江创新型城市建设和新兴产业跨越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二、工作目标

1、全年组织国内外产学研活动27场次,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200项;

2、发布国内外科技成果2000项,企业技术需求150项;

3、推进省级重大创新载体建设;

4、引进建设研发、检测机构10家; 

5、争创省级外资研发机构12家。

三、主要活动安排

(一)全市性重大产学研活动(由市科技局牵头负责)

1、新兴产业专题性产学研活动

围绕我市“5+X”新兴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产学研合作的组织水平,强化合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精心组织专题性产学研活动,开展科技成果与技术需求对接交流,促进国内外一流高校院所的成果和人才来我市转化和落户。

1)航空制造产业。深化航空制造产业领域产学研合作空间,拓展新的合作渠道,重点加强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航空航天企业集团及其研发机构和高校的合作,举办航空航天产业科技成果专题对接洽谈会,引进航空航天材料与装备产业科技成果与人才团队,组建产业产学研联合创新服务平台。

2)新材料产业。深化高性能金属合金材料、碳纤维材料及其制品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应用性产学研合作。提升绿色化工新材料领域生产技术与工艺水平,举办新材料产业科技成果专题对接会,组织煤转化和催化加氢大宗基础原材料相关企业与中科院有关院所及四川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对接洽谈,重点推进大连化物所在我市设立煤高效转化和清洁生产分支研究机构,推进奇美化工在镇设立外资研发机构。引进丹麦奥胡斯大学人才团队组建中丹纳米材料与器件产业化应用研发机构。

3)海工装备产业。重点引进一批船舶控制系统、船舶导航系统、船舶电子系统核心人才团队和成果。开展海工装备产业科技成果专题对接,组织我市海工装备企业与上海交通大学、海军工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开展技术对接与洽谈,推动康士伯在镇设立外资研发机构,推动镇江中船设备、同舟螺旋桨与以色列在海工装备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

4)电子信息产业。组织我市电子信息以及光伏企业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下属研究院所开展科技合作与对接洽谈,重点推进成套光伏加工设备领域的人才团队和成果引进,促进我市光伏产业链内高端化提升。密切关注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和动态,跟踪物联网应用新技术,围绕智慧镇江建设的有关内容,推进幸福健康、智慧医疗等一批相关企业、人才团队进驻我市。

5)生物技术及医药产业。针对我市生物技术及医药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与周边地区差别竞争,通过产学研合作,着力引进生物技术、化学创新药和医药研发外包领域创业型领军人才与团队。重点推进与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吉林大学、重庆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等高校院所联合建设生物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为生物与医药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外包服务和诊断检测等服务的平台。

6)高效农业。充分利用我市与中国农科院系统的蔬菜研究所、水稻研究所、果树研究所等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以及南京农业大学、省农科院、扬州大学等院所的合作基础,开展针对特色蔬菜、特种水产、优质果品、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的专题产学研活动。

2、综合性产学研活动

1)组织参加江苏第三届产学研合作暨成果展示洽谈会。以省第三届产学研合作暨成果展示洽谈会为契机,组织我市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参加洽谈,加强与国内一流高校院所的联系与合作,集聚吸纳一批科技成果来镇转化。与省科技厅共同举办航空材料与装备专题产学研活动。

2)组织参加西安地区科技展会。组织航空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的企业参加西安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东西部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全国性科技展会,收集西安地区高校和有关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推介企业技术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接。

3)举办镇江—华东地区高校科技成果洽谈会。以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浙沪高校为重点开展工业设计、新能源、节能环保及工程机械等领域的科技成果对接。以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所和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为重点,开展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及智能工程机械及其基础件等领域的科技成果对接。

42011中国镇江第四届发展新兴产业项目与人才对接会。联合市经信委、人社局等单位在兰州等地区以兰州大学为主开展新兴产业科技项目与人才对接。

5)创业型城市建设主题月活动。配合市创建办联合相关高校院所以及驻镇高校开展创新联盟月活动,发布一批科研成果和技术需求,加强产学研金对接,形成和推进一批产学研合作项目。

(二)辖市区产学研合作(由所在地科技部门牵头负责)

指导好各辖市(区)、镇江新区围绕地方产业特色、区域优势和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开展各具特色的一系列产学研活动。

1、丹阳市

围绕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在以色列等国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对接活动;围绕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产业,开展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的产学研合作。

2、句容市

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高铁机车配套、工程机械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加强与驻宁和合肥地区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

3、扬中市

围绕工程电器、电力电子、新材料及新能源等领域,加强与清华大学、海军工程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的产学研合作。

4、丹徒区

依托中科院北京技术转移中心丹徒分中心,开展专项产学研活动,承接中科院系统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发挥与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合作的基础,组织开展上海交大中青年专家丹徒行活动。组织有关企业开展与西安地区、浙沪地区的产学研合作。

5、京口区

在进一步推进与驻镇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电子信息、核能装备等产业,开展与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合肥分院、中国核动力研究院、四川大学等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

6、润州区

重点围绕工程机械、电子电器、软件与服务外包等领域,开展与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南京邮电大学、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等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

7、镇江新区

重点围绕新材料、新能源、航空制造、电子信息、软件与信息等产业,重点开展与武汉地区的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以及东北地区的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

四、工作措施

1、加强产学研合作体系建设。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产学研工作,作为提升区域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摆上议事日程,进一步创造产学研合作的环境和条件。各地科技管理部门加强产学研工作的组织程度,加强与开发区、科技园、经济和商务等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促进部门之间重大项目与科技创新项目资源的整合,形成合力。加强对引进科技项目、科技成果与人才团队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落实的督查,使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加强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与企业技术需求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地加工,按照成果阶段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有针对性的对接、推介与服务,丰富和完善“镇江市产学研合作信息平台”网络信息,使其真正成为企业、高校院所共同关注的集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科技资源、企业需求的综合信息平台,形成机制灵活的产学研工作体系。

2、深化产学研合作空间。逐步深化产学研合作空间,通过财政和税收政策的扶持和激励,加大科技金融资本的投入,引导各方将合作向产品和产业价值链高端拓展,向项目创新、人才创业、平台载体建设拓展,促进产学研合作形式的多样化。进一步发挥科技金融部门作用,加大对产学研合作项目的贷款支持,对优秀的产学研合作项目、人才和企业有针对性地向风投、创投机构推介。

3、建立产学研合作诚信制度。进一步规范、完善科研开发、成果转化等合作协议等合同内容,加强对项目管理、经费管理的指导,协调处理好产学研合作项目阶段前瞻性和实用性的关系、合作利益长远性和短期性的关系、知识产权独占与共享关系,结合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要求,建立产学研合作有关各方的信誉纪录;结合技术市场管理,开展产学研合作投入或产出的技术成果与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工作。

4、营造产学研合作良好氛围。通过典型带动和宣传示范,努力构建产学研合作中企业家、科学家之间坦诚相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和谐氛围。继续开展驻镇高校产学研合作项目奖评选和表彰工作,对驻镇高校在我市转化的优秀产学研项目予以奖励,发挥“驻镇高校科技特派员”的作用,引导驻镇高校和我市企业完善科技奖励机制,逐步形成产学研合作奖励激励机制,加大奖励力度,激励高校和企业科技人才共同参与产学研合作,吸引驻镇高校科技资源更多更好地在我市新兴产业领域转化。探索产学研合作市财政经费的投入模式,对科技部门促成合作成功的项目给予后补助,支持进一步研究开发。

5、扩大国际科技合作范围。着眼我市新兴产业跨越发展的需求,围绕区域特点和企业发展需求,进一步拓展国际科技合作的技术领域和国别,合作内容从单一项目合作延伸到合作共建和外资独立建设研发机构,重点推动金东、奇美、康士伯、耕耘化学等基础条件好、研发能力强、研发方向明确的企业开展外资研发机构建设工作。巩固与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的合作渠道,开辟与美国、英国、以色列、丹麦和新加坡等国的科技合作渠道,争取在这些国家设立“国际技术转移联络点”工作。积极参与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牵头组建的“中国火炬计划国际科技创新联盟”有关活动,积极发挥省级智能化电力电器、硅橡胶国际技术创新联盟的作用,加强与盟员单位之间的沟通联系,共享国际科技合作信息资源为我所用。

【打印】【关闭】【收藏】
 
  中国镇江政府门户网站版权所有 镇江市人民政府 365bet游戏网站主办
@Copyright 2009 Zhenjia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0205253号-1
今日访问:   
总访问量: